目的地搜索
图书馆简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赓续典籍文脉 添彩时代华章--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师生走进新华中学“双减”课后服务小课堂
2021-12-06 17:08  

2021年11月29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党委的部署下,古籍特藏部的老师们带领古籍保护学社的同学们来到天津新华中学,开展“水墨流光--伟大的雕版印刷术”、“家源文化 谱写未来—家国文化与线装家谱制作”课后特色讲解和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古籍保护工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中的作用,让广大中学生深切感受中华文明的恒久魅力。

本次活动两校强强联手,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市教育两委《关于发挥高校实践育人功能,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发挥各自资源和业务优势,组织骨干教师,研发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示范课程。

活动过程中,老师们进入各个班级课堂,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家风家谱知识和木版水印的基本技法,并带领学生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实践体验。同学们听得认真、干得带劲,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位同学都刷制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此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表示,这样的课后课生动不呆板,寓教于乐,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受益匪浅。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小学“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此次活动是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积极贯彻我校送教入校指示的重要举措,发挥了高校师生志愿服务的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为中小学生课后课提供了丰富资源,提升了学生课后服务的质量。

天津师大图书馆党委一直坚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号召,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并不断发挥古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中的作用,下大力气研究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新举措。5年来,以古籍保护推广活动为内容,师大图书馆师生走进了天津二中、耀华中学、南开中心小学等学校的课堂,并且深入朝阳里等社区开展活动。“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师范大学走进天津市中小学课堂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和机遇,开展推广以雕版印刷技艺、线装家谱制作等为代表的体验性强、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特色示范课程,让学生懂得鉴赏与品味古籍的典雅与厚重,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让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老师为新华师生讲解雕版印刷技艺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学社志愿者为新华中学学生展示雕版印刷术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